我的扶贫故事搬出大山挪穷窝融入城市新

北京酒渣鼻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8733680.html

“吴叔叔,真的要感谢您,要是没有你,我都不敢想我家现在是什么样,您就像我的爸爸,为我的人生指明方向。”

我叫吴永权,是贫困群众郑维龙口中的吴叔叔,年,我到鲁布格镇农服中心工作。年8月,贫困户郑传友户成为我的结对帮扶户。

郑传友家共4口人,郑传友和妻子蔡仕莲,上有年老的母亲张明菊,下有未成家儿子郑维龙。全家住在鲁布格镇坪上村包谷浪组小祭山,山坳坳处土地贫瘠,离镇区较远,交通不便,郑传友收入低,孩子读书远、老人看病难,外出务工成了他家唯一的出路,但留下来的老人怎么办,挣钱和顾家成了困扰郑传友最大的难题。

吴永权(左一)前往郑传友老房子走访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对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为郑传友户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措施。

帮扶措施制定后,我开始与郑传友及家人共商易地扶贫搬迁事宜。起初,郑传友并不同意搬迁,担心自己文化低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舍不得家中的土地。

通过我多次走访,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并带领他到搬迁安置点查看房屋和周边配套设施,同时讲解搬迁后对孩子教育、对家人就业、就医等的好处。我给他说安置点也有相应政策让新市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市政府也出台盘活“三块地”政策……通过一次次的宣传和实地查看,全家终于同意了搬迁。

郑传友旧房图片

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贫困家庭家雪上加霜,郑传友在家门口意外触电死亡。年9月,郑传友长子郑维龙成为户主,全家3口人生活。年1月,奶奶张明菊因丧子之痛离世。

在我多次走访谈心后,郑维龙终于从两位亲人过世的悲痛中走出,从不懂事的黄毛小子变成了成熟稳重、懂事顾家的青年。

年6月,郑维龙同母亲一起搬迁到了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住上了新房,开始了新生活。

吴永权(右一)到郑传友搬迁后房屋走访

解决搬迁后,结合郑维龙家劳动力情况,我积极引导他外出务工并帮助申请民政临时救助,经过一年多努力,郑维龙家庭年收入4万元以上,还清了欠债,于年底脱贫。

现在郑维龙在广西省柳州市武宣县广西新东运矿业有限公司修车,每月工资元,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更上一层楼。

一路走来,想到通过自己的帮扶,郑维龙一家搬出了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旧貌,融入城市生活,我感到很欣慰。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无数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挥洒汗水,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贫困家庭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作为这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

 

吴永权,42岁,年参加工作,年,在兴义市鲁布格镇农服中心工作,年至今,下沉至鲁布格镇坪上村包谷浪组开展帮扶工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谭支乐

通讯员吴永权整理

编辑赵雨思

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3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