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期间,武宣县依托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奋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随着“十三五”的顺利收官,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绿水仙城““新兴滨湖城市”新武宣实现了惊艳蝶变。
武宣县城全景
黔江风光
武宣县七星湖于今年2月份开始实验性蓄水。目前七星湖的水位是58.9米,而七星湖设计的最高蓄水水位是61.0米。七星湖完成蓄水后,武宣县城将变成绿水环绕的“内陆岛”,七星湖将形成近万亩的水域,目前县城的环城、环岛、环水的公路建设基本完成,将进一步带动康养休闲、生态旅游、水上游等产业的发展。
七星湖片区
夜幕下的武宣城东七星湖
武宣县积极推动水上项目和陆上项目建设,打造以水上运动、特色旅游和休闲康养三大片区组成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特色小镇。
年武宣县龙舟邀请赛
大藤峡与七星湖蓄水后,日新月异的武宣城东新区
城东新区发展焕然一新
今年4月9日,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武仙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开工奠基仪式。古城项目将以打造唐代建筑风格的、融入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形成独具武宣特色和集美食购物、演艺娱乐、休闲度假、旅游集散、康养居住等多元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打造武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王阳明公园
同时,全县城市建设也迅速发展,目前县城的防护工程、人工河、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风雨桥、仙湖雨虹公园、大藤峡博物馆等一大批城建项目也在推进和不断完善,武宣县城区的环境和功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七星湖、风雨桥等成为广大市民“打卡”的网红点。
河堤风光
夜幕下的武宣风雨桥
风雨桥成为广大市民“打卡”的网红点
回顾过去五年,武宣县坚持规划引领、多元投资、建管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面貌迎来蝶变:
城乡规划效果明显
完成县城总体规划、永安村国家级传统村落规划等系列规划修编,多规衔接、城乡统筹的全域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明显
投资.66亿元实施78个城市建设项目,新修和改造提升城市道路75公里,铺设供排水、燃气管网、强弱电综合管沟公里;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5个,新建商住房面积.98万平方米;
公共文化设施改善明显
高立山公园、市民广场、东绕城线加宽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仙湖雨虹公园、滨江公园、城区饮用水供水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城区主街人行道改造、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同步实施;
城市管理成效明显
拆除违法建设面积2.25万平方米,占道经营等城市乱象得到有效管控;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
累计投入资金33亿元,完成“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实施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等项目个,新建和改造35KV线路49.72公里;8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3.58%;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乡村风貌提升明显
全县完成改厨、改厕4.42万户,危房改造户,实施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2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1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个;河马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上额村、风沿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绿水绕仙城
当前,新征程已开启,武宣县将乘势而上,大力夯实三农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宜居品质;以“撤县设市”为目标,全面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水仙城?大美武宣”!
文字:韦明
图片:梁以松罗素勋
原标题:《辉煌“十三五”蝶变新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