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宣历史中,“武仙”县名是用最久的县名。
秦代在武宣始设中留县,至今有了多年历史。唐之前,武宣县地曾经有中留、中溜、中胄、桂林等县名。唐武德四年,公元年,开始设置武仙县,宋代、元代、明代宣德六年前,“武仙”县名存在年。明代宣德六年,武仙县城迁现武宣老街后,才改为武宣县。
清代《武宣县志》记载:“《唐书地理志》阳寿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置武德、西宁、武仙三县。”隋时,武宣为桂林县,属始安郡。武德四年改为武仙县。
《旧唐书》记载:“象州下,始安郡之桂林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象州,领阳寿、四宁、桂林、武仙、武德四县。”“武德(县),汉中留县地,属郁林郡,吴于县置郁林郡,仍分中留,置桂林县。武德四年改为武德(县),于县界置象州、阳寿、隋县、武仙,武德四年析桂林置。”
《宋史》记载“象州,县四,阳寿、来宾、武化、武仙”宋代仍叫武仙县。
《元史》记载“象州,领县三,阳寿、来宾、武仙”,元代,也仍叫武仙县。
《明史》记载“武宣,州南,元曰武仙,宣德六年更名,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山东南。”宣德六年才更名武宣县。
武仙命名的来由
为什么命名为武仙,现在已经无法解开这个谜。但从当时武德年才改为武仙,那么武仙这个武,跟武德年号应该有一定关联。仙字应该跟当时人认为武宣境内有许多以仙命名的地方,如仙人山、仙岩山、八仙寨、八仙岭等。
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就记载:象州武仙县有仙人山。唐代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即贾鹏也)》: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贾鹏曾经在仙人山修炼,古人也许认为武宣就是适合修仙的地方。
还有可能是武宣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武仙旧址在哪
清雍正《广西通志》记载:
“武仙故城,唐武德四年析桂林县置,明初改曰武宣,在县治东下水二十里……宣德六年移今治”武仙故城,应该在现旧县。
年,武仙有多少故事留下来?
武仙年,由于史料的缺失,许多故事都没有流传下来。
唐代
有《唐书》记载有武仙、莫休符写有《桂林风土记》记载仙人山,柳宗元写有《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即贾鹏也)》。
宋代
武仙有东乡波斗村兄弟进士双风谢洪、谢泽,神童粟大用。宋代地理志《舆地纪胜》记载,武仙有仙岩山,石羊山。
遗址
武仙县城遗址、宋代陈家岭窑址,仙岩石刻。
武仙县城遗址考古现场
武仙故城出土宋代文物
陈家岭宋代窑址位置图
陈家岭窑址出土宋代文物
宋代至明清石刻——仙岩石刻
武宣虽然历史悠久,但多年,经历了多少战乱及自然灾害,很多记载已经销毁,更多的谜团可能要靠今后考古中不断发现。
通讯员:黄新迎
原标题:《武仙,一个用了年的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