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候选项目广西武宣发现勒马秦汉城址

勒马秦汉城址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之后在岭南创建的第一批城,是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同时,也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布局清晰,结构完整,形制独特,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1发掘概况

广西武宣勒马秦汉城址位于武宣县三里镇古立村勒马屯东面的黔江(珠江水系西江上游)北岸,其东南面是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从年12月开始至年,因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平方米。城址主要遗迹有高台、壕沟、道路、建筑基址、井、灰沟、灰坑、柱洞等,遗物包括大量的瓦、木等建筑构件以及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其中有1枚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另外,根据历年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窑址位于城址东北、东南、西南三面的临谷和临江斜坡上,墓葬群则位于城址西面的黔江两岸丘地上,城址、窑址和墓葬等功能区构成一个完整的聚落。

▲勒马汉城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城址保护范围示意图

▲聚落形态示意图

02年代与性质

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城址始建于秦代,延续到东汉。史料记载,秦代在今武宣县境设置中留县,隶属于桂林郡,西汉武帝灭南越国后改桂林郡为郁林郡,中留县属郁林郡,东汉改称中溜县,文献未谈及中留(中溜)县曾有过搬迁。城址地理位置与史料记载的中留(中溜)县地望吻合,遗存年代也与中留(中溜)县历史对应,东汉地层还出土“中溜丞印”铜印章,因此推断,勒马秦汉城址应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

03布局结构

城址在选址上利用江河、低谷、山峦作为天然屏障,在布局上修造高台、壕沟等人工设施。因黔江到此两度转折,东面有东乡河由北向南注入黔江,故这里东、南、西三面环水,并且北面是低谷,黔江南面和东乡河东面都是连绵的高山。

城址坐北朝南,面临黔江,斜对大藤峡,远眺大瑶山。城址主要由高台建筑、壕沟、门楼、道路等部分构成,平面结构略呈“凸”字形,呈轴对称布局,核心区是北部的方形高台,重要建筑在高台上面,高台四周环绕“回”字形壕沟,南面中轴线上是由江进城的道路,道路两侧有建筑群和壕沟。高台建筑及道路两边的建筑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即中轴线方向,南偏西20度。

高台、壕沟、道路等主要遗迹在秦至西汉初奠定基础。壕沟从西汉前期(南越国时期)开始淤积,到东汉前期,高台周围的壕沟基本积满,道路两面的壕沟已填积过半,同时,建筑区也逐渐往壕沟及外围拓展。高台上面,西汉前期建筑被大火焚毁,瓦片塌落压在木地板上面,过后,取来净土垫平瓦片堆,再起建筑。

▲城址主要区域

▲城址布局结构示意图

04主要遗迹

高台及建筑

高台利用土山修筑而成,筑台时在高处平整,在低处垫土抬高,顶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0米、南北宽56米,外壁一直陡斜至环壕底部,从壕沟底部到高台顶面,原高低落差超过5米。高台上面的西汉前期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边角痕迹清晰,东西长60米、南北宽48米,面积平方米,建筑四周是土墙;第三进保留塌落的瓦片数量最多,底部铺垫的木板和枕木炭痕仍清晰可见,中部厅堂木板进深9.2米、面阔14.4米,周围分布有柱洞,前面有排水沟;第二、三进保存部分窗户和梁架等木构件炭痕;第二、三进中间有天井,天井西侧有蓄水井;每两进之间的庭院活动面用河卵石铺垫。

▲高台及周围“回”字形壕沟

▲高台上面的西汉建筑遗迹(局部)

▲高台上面西汉厅堂底部铺垫的枕木和木板炭痕

▲高台上面的西汉窗户炭痕

高台周围的壕沟

呈“回”字形,东西长86米、南北宽76米,沟体横截面呈“V”字形,宽3米、深2米,内壁与高台外壁连为一体形成陡坡。

道路

位于高台南面中轴线上,用河卵石铺垫,宽3.5米,经过多次修补。

▲道路遗迹

高台和道路两面的壕沟

西面壕沟从高台中部西面13米远的地方开始,从北向南,然后往东转折,再往南转折,直通江边,沟体横截面呈“V”字形,壕沟越往下渐宽渐深,中部宽8米、深3米,全长超过米,下段距离道路12米~22米。东面壕沟上段与西面壕沟对称,下段被雨水侵蚀成大冲沟。

▲道路西面的壕沟

▲道路西面的建筑基础和壕沟

门楼基础

位于道路西侧,目前发现南北3排东西5列共15个柱础,相临两个柱础之间的间距,南北1.2米、东西1.7米,柱础平面形状为外方坑内圆洞,方坑、圆洞的深度均为1.1米,方坑边长1.2米,里面垫土致密结实,中间圆洞直径0.3米,里面泥土松软发黑。北部柱础上面遗留有成片的木构件炭痕。

▲道路西侧的西汉建筑基础

▲道路西侧的西汉建筑基础

05出土遗物

主要有瓦、木等建筑构件以及陶器、铜器、铁器、石器、冶铁炉渣、鼓风管等。瓦的数量最多,有筒瓦、板瓦、瓦当三类。木构件以火烧炭化形式保存下来,其中高台上面西汉厅堂底部的木构件保存最好,其木板、垫木的铺垫方式仍清晰可辨。陶器有瓮、罐、盒、杯、盆、盘、壶、钵、盂、灯、纺轮、网坠等生活用器,器表纹饰种类繁多,有些还印有文字。铜器有镞、印章、钱、镜等,镞为三棱,数量较多,有30件,印章1枚,瓦形钮,印面方形,阴文篆书“中溜丞印”。印刻地名的遗物有3件,其中1件是西汉前期的“临□”封泥,另外2件是东汉时期的“中溜丞印”铜印章和“布山”陶片。道路西面壕沟底部出土的西汉前期冶铁炉渣、鼓风管,是广西境内最早的冶铁遗存。

▲西汉筒板瓦和瓦当

▲东汉筒板瓦和瓦当

▲西汉陶器

▲东汉陶器

▲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

▲东汉“布山”陶文

▲西汉“临□”封泥

06价值与意义1勒马秦汉城址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之后在岭南创建的第一批城,是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它扼守大藤峡入口和交通要道,集行政、军事、关防于一体,是研究秦汉王朝在岭南地区的城邑建置及据点式管理模式的重要实例。2城址位于岭南地区连接西南地区的水路交通要道节点上,是秦汉王朝经略南方地区的战略要地,对探讨古代多民族融合、古代西南夷通过珠江水系走向海洋尤为重要。中留、布山、临尘三县都是秦代在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份,城址出土的东汉“布山”印文陶器可能是从郁林郡治所布山县流通到中留县,而西汉前期的“临□”封泥则可能与左江流域的临尘县有关,这些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各城邑据点之间依托珠江水系进行交流的状况。3城址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布局清晰,结构完整,形制独特,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核心区采用壕沟环绕高台建筑的模式,是中原地区城址模式在广西地区的一个缩影,是中原文化在边疆地区扩张的体现,而采用因山为台以及在道路两面附加壕沟等做法,又独具特色。高台上面主体建筑采用枕木架空、上铺木板的做法,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架空式木板地面实例。4城址发现的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与文献记载的秦汉中留(中溜)县地望相吻合,这是考证城址性质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全国秦汉城址考古中罕见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研究实例。城址出土遗物丰富而且时代特征分明,为准确判断遗迹的年代及城邑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编辑:韩旭川

审核:贾昌明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