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个40万人口小县,桂平统治了200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杂居,是各种文化交互影响之地,其中影响最广的要数沿西江流域向广西推进的广府文化和以桂江、柳江为纽带向广西渗透的西南官话文化了。这两股文化之间在黔江流域产生碰撞,因而产生了泾渭分明的分割地带,在这些分割地带产生了一些游离于两种地域文化之间又具有神秘色彩的县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曾经被桂平统治了余年,游离在桂柳与广府文化之间奇特的来宾市武宣县,欢迎大家评论。

武宣是广西来宾市的一个下辖县。位于黔江中段,来宾城区东南部,东北与金秀县为界,西南与桂平市接壤,北与象州县交界,行政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45.3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北回归线贯穿境内,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地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是全国原料蔗生产基地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广西奶水牛生产基地县、中国观赏石之乡。

武宣县古称武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开始置中留县,明朝宣德年间改称武宣县。境内自然风光绚丽,有“中留山水甲南天”的美誉。著名景点有百崖大峡谷、八仙天池、明代武宣文庙、大藤峡奇观五马拦江、地下峡谷犀牛岩、太平天国洪秀全东乡莫村登极称天王遗址、广西最大的庭院建筑黄肇熙庄园、中西风格结合的刘炳宇庄园、郭松年庄园等。地方特色美食有牛心柿、金龙茶、红槽酸特色菜品等。

桂平何时开始管辖武宣县的呢?

武宣县最早是在清朝雍正八年(公元年)归桂平管辖的,算下来桂平管辖武宣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编户六里(即在厢里、东乡里、武赖里、古豪里、西乡里、北乡里)。咸丰六年(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军攻武宣城,把武宣县改称文兴县。清朝为什么要把武宣县归桂平管辖呢?原来当时大藤峡是水路险要之地,时有少数民族叛乱,为了统一管辖权,也为了更好保护浔州府(桂平)武宣县就作为桂平的北大门被划了进来。

为什么广西最后要把武宣县划给来宾市呢?

武宣县最后是在民国二十六年(公元年)划给了当时的柳州(广西第二行政督察区),也就是现在的来宾市的范围。这个区划调整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是受大藤峡崇山峻岭的阻隔,当时桂平(浔州府)的广府文化始终未能北上同化武宣地区,因而武宣在文化上是属于桂柳文化的,与桂平市广府文化差异较大。其次是桂平市的影响力逐渐变小,民国时期更是由府直接降格为一个县,失去了对周边县的控制权力,所以武宣县顺其自然地又回到了柳州和来宾的怀抱。今天武宣县在新兴的来宾市管辖下是否发展得比原来更好呢?欢迎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6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