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是广西区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十三五”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村45个,贫困人口1.76万户7.06万人,年底贫困发生率14.56%。自治区党校、自治区审计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自治区专用通信局、中国轻工南宁公司来到武宣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当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减贫成效明显。
今年9月,武宣县东乡镇风沿村一年一度的三红蜜柚文化旅游节如期举行,旅游节启动当天,村里人山人海。自治区审计厅作为风沿村的后盾帮扶单位,积极助力风沿村做好壮大万亩蜜柚产业文章,着重提升蜜柚产业发展质量,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武宣县东乡镇风沿村党总支部书记陈绍斌:“年三红蜜柚产量已经达到万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产值将超万元以上,果农平均每户增收1.2万元以上。”
自治区审计厅派驻风沿村党组第一书记张舜:“我们全力支持村里面做强做大蜜柚产业,现在几乎全村农户都种植有蜜柚,形成蜜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截至年底,自治区审计厅帮扶联系的6个贫困村除合群村外,均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且贫困发生率均降至1%以下。
同是武宣县东乡镇的河马村,金葵花旅游节正在进行中。从年5月至今,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在河马村落实因村施策战略,深入挖掘资源,大力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扶贫产业。
武宣县东乡镇河马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南转:“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帮助下,我们河马村在不断的挖掘庄园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全国闻名的乡村旅游景区,使村里形成产业,旅游,扶贫等工作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定点帮扶的河马村已脱贫摘帽;河耀村计划于年脱贫摘帽。
武宣县二塘镇的大琳村是自治区党校的定点帮扶村。两年来,自治区党校为改善大琳村基础设施,争取各方扶持资金多万元,修建了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26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村里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收入逐年提高,目前已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武宣县二塘镇大琳村村民覃庆文:“这几年村里面变化好大,晚上老年人,青年人都出来玩了。看他们跳舞啊,唱歌啊。”
截至年12月,自治区党校6个定点帮扶的扶贫村在全区联检中,各项指标核查达标,贫困发生率最高的行政村也已降至0.2%以内。
另外,自治区专用通信局主要扶贫联系点新学村已于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新学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所帮扶的花马村、光山村也已经成功脱贫摘帽。(记者韦黎通讯员廖斌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