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宣县紧紧围绕清廉乡村建设目标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制度的藩篱,挖掘当地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风俗民情、清廉文化等优势资源,将“清廉”元素融入村屯建设、带到千家万户,树立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清廉示范村,为推进清廉武宣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建引廉,推动清廉治理。武宣县积极发挥自然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治理模式,持续推进“五事共治”多元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出通挽镇衡山村江龙屯“巷道党建”模式,按照“结一联十”(1名巷道党建组织员+10户群众)方式,构建“微网格”、推行“微机制”、实施“微治理”,加大服务群众力度,真正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构建“满分”服务。当前,该县个行政村全部推行“巷道党建”模式,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制度守廉,筑牢清廉堤坝。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四议两公开”机制,实现小微权力清单公开上墙;建立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可追溯工作制度,将重大事项监督延伸到村一级,切实把村委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动监督前移、监督问题于未发之时。建设村级监督联络站。由德高望重的村民、离退休干部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村级财务和集体“三资”监督,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监管机制。制定监督工作清单。制定并印发《武宣县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工作清单》,形成7大方面29条监督清单,加强村“两委”干部监督,推动形成清朗的政治风气。
文化传廉,构建清廉之魂。依托武宣乡村独特的资源优势,创建了可游、可赏、可品的清廉文化品牌,让各村既有颜值、又有“廉”值。一是充分发挥当地“山歌王”优势,组建山歌传唱队,在全县开展巡回传唱促清廉活动,廉洁清风吹遍武宣大地。目前,“山歌王”覃世荣已完成对5个乡镇的山歌传唱队的培训,计划9月底实现培训全覆盖。二是深入挖掘家规家训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将清廉文化、家风家训、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村屯文化场所中,建成具有浓郁“廉”味的清风亭、清风墙、清风广场、清风书屋,实现村村显清廉、户户展清风,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廉、知廉、倡廉。
实践创廉,绘就清廉底色。该县借鉴黄茆镇玉村文明实践积分活动的实践经验,在农村积极探索创建“志愿服务—积分累计—兑换实物”的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紧盯广大农村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陈规陋习,大胆赋分、大胆设置单项分值权重,并采取“一年一侧重”“一年一调整”等方式,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积分制的杠杆作用,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获取兑换生活用品的积分,用小积分推动大文明,进一步擦亮乡村清廉底色。
典型树廉,树牢清廉根基。以选树先进典型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最美婆媳、和谐邻里系列评选活动,激励广大群众向模范学习、向典型致敬,营造浓厚的崇德向善、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社会氛围。坚持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工作模式,在成功打造和律、灵湖、石耉等乡风治理示范村基础上,将试点阶段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全面推广,把乡村治理、移风易俗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党支部、党员示范引领,推动移风易俗活动在全县有序铺开,逐步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铺张浪费、不盲目跟风攀比”的文明新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