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乡土文化陶彩忠苏桂桂林平乐县二塘镇大水村屯有一座明朝万历年间起建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八仙古村。古村依山而建,走进村子,一股古风古韵迎面扑来。八仙村的村民均为莫氏人家,目前全村人口有95户余人。据当地村民介绍,村民们的先祖曾是唐朝末年随陶李太尉南征昭州的青州大军将校,后由于朝廷变故,后梁篡唐,陶李莫翟等将校故土难归,便在昭州南郊的“楠木峒”(阳安、青龙、张家一带)择地而居。莫氏家族以青龙的平西村为家址,在远离中原的南国一隅繁衍生息,从此,逐渐成为平乐中原移民的一大姓氏。八仙村古民居以明清时期岭南徽派建筑风貌为主,青砖黛瓦,飞檐翘阁,雕花门窗,古色古香……这些镶嵌在古村落、古民居墙体的文化符号,处处彰显出中国南方古民居建筑“聚族而居”和“天、地、人”融合相生的建筑理念。八仙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耕村落,前有良田百亩,后有千顷山场,土地辽阔,水草丰茂。当地莫氏人家传承中原的耕读文化,老老实实种田,孜孜不倦读书,本本分分做人。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有了资金积累后,逐步发展了以榨油、石雕为主的加工业,承接了周边村庄的榨油业务,石雕的加工产品也远销各地,这使八仙村一度成为当地闻名的富庶村。平乐莫氏人家母村青龙平西村,村民酷爱唱戏,村里曾经是平乐南方的文化中心。当地民间曾有“日头蒸,蒸姑归。姑撑伞,去平西。平西有戏唱,看到不想归”的土话童谣。八仙莫氏人家传承了青龙平西母村崇尚唱戏的文化传统,建庙宇戏台,办会期庙会,逢年过节唱戏娱乐,四乡八村的人们来看热闹,把平平静静的小山村闹得沸沸扬扬,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平添了许多文化情趣。走进八仙村,村口西北方路边有一古井名为“八仙井”,青石围砌呈四方状,井内山泉涌冒,形成一条小溪流。小溪对面是两棵参天古榕,古榕一前一后,前雌后雄,位于古民居右边,形同伞状,枝繁叶茂。古榕之间,便是“八仙戏台”。戏台正面有醒目的黑色行楷对联:“八面威风七进七出河北英雄皆丧胆,仙人护路三谦三顾江南将士尽寒心。”横批:响遏行云。上联“八面威风”指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元帅徐达,“七进七出”却是指三国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英武事迹。下联“三谦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的故事,而“江南士子尽寒心”则指的是关羽,所谓“关羽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士子尽寒心”。小小戏台,给八仙古村人生产之余带来许多欢娱和文化熏陶,为子弟的教育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温床。当地村民介绍,明清以来,八仙村子弟逐渐走出山村,或读书博取功名,或者从军尚武,曾一度出过不少小有名气的人物。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八仙古村的庙宇、戏台虽然已经荒废,但会期文化仍然传承。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十月香”会期仍是该村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日子,也是八仙村人展示传统美食和传统待客之道的日子。当天,村民在家设宴款待亲朋,远近的客人也风雨无阻地前来相会。“中午油茶夜晚酒,鸡鸭鱼肉十八酿”,为这个传统村落增添了一道饮食文化风景。为丰富民俗文化节日,当地村民还会举办舞龙舞狮、篮球赛、拔河赛和文艺演出,前后连续三天,小小山村成为周边村庄最热闹最受注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