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进甘蔗生产提质增效记来宾市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作者:黄梅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7月,现有成员人、各类农机具台(套)。合作社致力于帮助蔗农解决甘蔗生产中请工难、成本高等难题,可为甘蔗生产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年,合作社营业收入万元,成员人均收入超12万元。

一、创新模式,促进甘蔗生产提质增效

1.探索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长期以来,武宣县蔗农种植甘蔗的传统模式是行距0.9~1.1米,此模式下甘蔗通风透气、光合作用不够,出苗不壮,产量低。年,合作社流转亩土地,承接自治区农机中心“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创新甘蔗种植模式,由传统的种植行距改为1.5米宽窄行距(种植带0.5米、行沟1米),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蔗地规划+宽窄行距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种植+合理机具配套”的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使甘蔗亩产从5吨多提高到7吨,并以点带面在全县推广,提高了蔗农的产业收入,带动了全县蔗农共同致富。

年,合作社又流转亩土地,在年种植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创1.9米(种植带0.5米、行沟1.4米)宽窄行距,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配套一次性完成开行、放种、施肥、盖土、覆膜五道工序的甘蔗种植先例。行沟能通行1.2米宽的拖拉机,在管护过程中进行分段施肥、喷药及采用旋耕机除草,既能让肥料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节约施用除草剂的成本,还可防止除草剂对甘蔗生长抑制的副作用;行距笔直、通风透气、光合作用好,有利于吸收养分,也便于机械作业,每亩下种量苗,有效茎达条,经过科学管护,亩产甘蔗达7吨以上(最高亩产达10吨)。

2.引入优良甘蔗品种开创5年宿根新模式。年,合作社选种分蘖力强的优良甘蔗品种“桂糖44号”,开创5年宿根新模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甘蔗种植模式一季包括3年,第1年新植,第2、3年是宿根,第4年就得翻种。合作社创新的5年宿根新模式一季包括5年,第1年新植,第2、3、4、5年是宿根,第6年才翻种,比传统种植模式延长一倍的生产期。产量方面,近两年武宣县采用传统种植模式的甘蔗亩均产量为5.3吨,而采用新模式的大户(种植面积亩以上)亩均产量达7吨(最高亩产达12吨)。投入方面,相比传统模式,新模式在机械收获环节节约元/亩,在宿根环节节约元/亩。按近年来甘蔗价格元/吨计算,产量和投入两项共实现增收元/亩。

二、提升服务,引领甘蔗生产走上新台阶

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的指导下,合作社建设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亩,创办甘蔗“双芽段健康脱毒种茎”加工厂,通过选种、加工、药水浸泡出来的甘蔗双芽段种茎,抗病抗菌能力强,出苗快、出苗壮、分蘖强、生产率高,亩用种量为0.3吨,比传统种植亩用种量1吨节约0.7吨,按武宣县每年新种植甘蔗7万亩计算,可节约5万吨蔗种,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可为糖企多提供5万吨进厂原料蔗,为蔗农增加收入万元。—年,合作社为蔗农提供了可种植1.68万亩的“桂糖44号”双芽段健康种茎,有效助力“桉退蔗进”。

合作社敢于创新,用科技赋能农机,在台农机具上安装北斗远程监测设备进行作业,由“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作社积极开展蔗叶粉碎还田、蔗叶打捆工作,形成糖料蔗生产育、耕、种、管、收、蔗叶环保处理“一条龙”流程,有效推动了糖料蔗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年,合作社完成甘蔗深耕深松3.7万亩,机械化收获1.14万亩,装载进厂原料蔗.8万吨,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甘蔗、果树植保作业16.3万亩。因为坚持热心服务,合作社成了蔗农的“贴心人”,赢得了当地种植户的信任和好评,“种甘蔗、找博盛”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三、砥砺奋进,推动全县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社在管理上分工明确,下设机耕团队、植保团队、甘蔗装载团队、甘蔗机收团队、机械维修团队、农业技术团队6个机构,每年服务本县8个乡(镇)89个行政村的2.7万户蔗农,服务面积29.6万亩。为提高成员及周边蔗农的种植水平,合作社常态化邀请地方农业技术人员、安全员到合作社或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安全生产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人以上。合作社理事长武启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无私地向成员分享学到的知识。

合作社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金秋助学、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12.26万元,赠送物资、农机服务折合资金51.47万元。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帮扶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年脱贫摘帽,—年为贫困户累计分红万元。近年来,合作社带动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甘蔗生产,每户每年增加收入0元以上。

9年来,合作社通过为甘蔗生产提供耕、种、管、收服务,直接为蔗农增加收入万元。合作社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年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年获得“中国农机行业农机化杰出服务奖”,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年获得“全国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农业农村局)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1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